主题:立陶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

Flag of Lithuania
Flag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Location on the EU map

立陶宛共和国立陶宛语Lietuvos Respublika, 英语:Lithuania),通称立陶宛Lietuva; [ˈlʲɛtʲʊvaː]),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与最大城市为维尔纽斯,另外还有考纳斯克莱佩达等城市。立陶宛全国人口约280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加里寧格勒州,西滨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东南岸自古为许多支波罗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渐吞并其他公爵、王公的领土,统一了立陶宛全境并皈依天主教,于1253年接受教宗诺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国,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杀后立陶宛恢复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国,14世纪时为欧洲最大的国家,领土范围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俄罗斯的一部分。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确立卢布林联合,共组波兰-立陶宛联邦,18世纪晚期波兰被列强瓜分,联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罗斯帝国并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立陶宛共和国在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宣布独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先后被苏联纳粹德国占领,1944年德国败退后再次被苏联占领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立陶宛民众以游击队对抗苏联,一直持续至1950年代。 1989年,立陶宛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民众进行了波罗的海之路人链示威活动,以抗议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占领。 1990年3月11日(苏联解体前一年),立陶宛通过复国法案,成为第一个自苏联独立的加盟共和国。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欧投资银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申根协议欧元区等国际机构组织的成员国,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经济体并为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特色条目

1926年立陶宛政变立陶宛语1926-ųjų perversmas)是立陶宛的一场军事政变,最终由安塔纳斯·斯梅托纳领导的保守、威权政府取代原本的民选政府。这场政变发生于1926年12月17日,主要由立陶宛军方发动;斯梅托纳在政变中扮演的角色仍有争议。当时立陶宛最保守的政党,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因此次政变而取得政权,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新成立、无足轻重的民族主义政党。1926年时,该党党员约2,000人,仅握有3席国会议员席次。政变发生时,立陶宛国会的最大党派为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英语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它和军方合作、为政变合法性背书,但未接受任何政府要职,并在1927年5月撤回对政变的支持。最后立陶宛军方将政权移交给斯梅托纳领导的文人政府,不再介入立陶宛政治运作。

1926年立陶宛政变是立陶宛在战间期的重大事件,斯梅托纳的独裁统治持续了14年。1935年,斯梅托纳政权取缔所有其他政党的活动。这场政变对立陶宛人来说仍是个棘手的历史问题,因为日后苏联占领立陶宛时,声称此举是将立陶宛自法西斯主义中解放;但《大英百科全书》则将斯梅托纳政权描述为专制、民族主义政权,而非法西斯政权。而拥护这场政变的人则宣称,这场政变纠正了当时太过极端的议会民主制度,考虑到立陶宛不成熟的政治体制,发动政变有其道理。


精选传记

维陶塔斯·阿兰塔斯立陶宛语Vytautas Alantas,1902年6月18日—1990年4月24日),出生时名为维陶塔斯·班杰米纳斯·雅克塞维丘斯立陶宛语Vytautas Benjaminas Jakševičius),是立陶宛作家、记者及政治思想家。阿兰塔斯曾在法国接受高等教育,回国后历任立陶宛通讯社记者、官方报纸《立陶宛回声报英语Lietuvos aidas》总编辑等职务。他是“民族主义者”(立陶宛语Tautininkai)组织的创办人之一;该组织由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的激进青年于1930年代晚期成立,由于该组织介入《掌舵报英语Vairas》的编辑权,因此这群激进青年的政治运动也以“掌舵者”(立陶宛语Vairininkai)留名于世。阿兰塔斯同情国家社会主义,被认为是战间期立陶宛共和国主要的极权民族主义思想家。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期间,他曾参与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组织,战后则移民美国,致力于文学创作。他是个多产作家,出版了7本短篇小说集、6本小说、15部剧本、4本非虚构作品和1本诗集,内容则大多与爱国情怀相关主题有关。

1940年6月,苏联占领立陶宛后,阿兰塔斯逃往德国;妻子和儿子则留在立陶宛,并于1941年6月被苏联遣送西伯利亚。在德国,阿兰塔斯受邀领导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的文化委员会,这是立陶宛流亡者的政治运动,期待在纳粹德国协助下解放立陶宛。阿兰塔斯是该组织的激进右翼成员,并支持筹组立陶宛国家社会主义党立陶宛语Lietuvių nacionalistų partija普拉纳斯·格纳塔斯立陶宛语Pranas Germantas曾提议让阿兰塔斯担任立陶宛临时政府教育部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但被立陶宛民族主义党阻止。阿兰塔斯后来受任为维尔纽斯剧院院长,他在三年任期中创作了3部剧本,其中2部得以上演。1944年,阿兰塔斯在苏联军队逼近时再次逃到德国,二战结束后仍继续流亡。1949年,阿兰塔斯移民至美国底特律,在福特汽车公司车厂当低薪工人,做到1968年退休为止。他懂法语和德语,却苦于英语。阿兰塔斯的余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出版了几部小说、短篇小说和1本诗集。1967年至1971年间,阿兰塔斯担任立陶宛记者协会立陶宛语Lietuvių žurnalistų sąjunga理事长,该组织由海外的立陶宛媒体工作者组成。他曾有机会担任立陶宛期刊编辑职务,但他婉拒了。

分类


精选图片

一张立陶宛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Lithuania,发行于2001年4月14日。

Photo credit: Arz

你知道吗?

欢迎参与

条目请求:
需要扩充或翻译的条目:
需要专家关注

相关专题

WikiProjects
立陶宛专题

此专题是旨在协调立陶宛相关条目的翻译与撰写,和相关的讨论。

有关主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主题

维基媒体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刷新服务器缓存